在北方漫長的冬季,低溫冰凍不僅考驗著城市基礎設施的韌性,也對水環境監測系統提出了嚴峻挑戰。傳統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在-20℃以下環境中常出現傳感器失靈、數據漂移、響應遲緩等問題,嚴重影響監測的連續性與準確性。為破解這一難題,河北省近年來推進高精度水質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在承德、張家口等高寒區域實現關鍵水域的全天候、穩定化監控,為嚴寒地區水安全監管樹立了新高度。
該技術核心在于突破低溫環境下傳感器穩定性差、測量誤差大的瓶頸。通過采用抗凍材料封裝、內置恒溫補償結構以及智能校準算法,系統可在低溫條件下持續運行,關鍵指標如pH、溶解氧、氨氮和電導率的檢測精度提升至±0.5%以內,遠高于行業普遍的±1%~±2%水平。這不僅保障了數據的真實性,也為環保部門在冬季污染預警、應急調度和生態治理中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眾多參與該項目建設的企業中,上海博取儀器有限公司憑借其自主研發的四環數字電導率電極 EC4DCMA-5,成為多個監測站點的核心傳感單元供應商。該電極專為復雜工況設計,具備高靈敏度、強抗干擾能力及長達500米的信號傳輸距離,支持Modbus RTU協議,便于接入各類自動化監控平臺。其內置溫度探頭可實現實時溫度補償,有效消除因環境溫變引起的測量偏差,特別適用于北方晝夜溫差大、冬季持續低溫的運行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EC4DCMA-5采用輕量化設計,支持側壁式、管道式、頂插式等多種安裝方式,適應不同監測場景需求。尤其在水源地、污水處理廠及河流斷面等典型部署點位中表現穩定。據實際項目反饋,該電極在連續三個月的低溫運行測試中未出現信號中斷或顯著漂移現象,維護周期較同類產品延長30%以上。
與行業內其他主流品牌相比,如HACH(哈希)的TetraCon® 90系列和E+H(恩德斯豪斯)的Liquiline CM442平臺配套電極,博取儀器EC4DCMA-5在性價比和本地化服務響應方面展現出明顯優勢。雖然HACH和E+H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較高聲譽,但在嚴寒地區的定制化適配仍依賴額外保溫模塊或加熱套件,增加了系統復雜性和能耗成本。而博取儀器從設計初期即融入耐寒理念,無需附加防凍裝置即可在-20℃環境中穩定工作,降低了整體運維難度。
此外,博取儀器提供遠程設定與校準功能,技術人員可通過網絡完成參數調整,極大提升了高海拔、偏遠地區站點的管理效率。公司設立于上海浦東的研發中心持續優化傳感器材料與信號處理算法,確保產品緊跟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步伐。
目前,基于該項高精度檢測技術構建的水質在線監測網絡已覆蓋河北省主要河流、飲用水源地及重點排污單位。數據顯示,2025年冬季重點斷面數據有效采集率超過98%,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異常事件響應時間縮短至2小時內,顯著增強了區域水環境風險防控能力。
隨著國家對寒冷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高精度、耐低溫、智能化的水質監測設備將成為標配。上海博取儀器有限公司以扎實的技術積累和貼近國情的應用方案,正逐步成長為國產水質傳感領域的中堅力量,為我國北方嚴寒地區水安全保障提供堅實支撐。
